观点网讯:5月23日,标普将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B-”,并将公司担保的高级无抵押票据长期发行评级从“B”下调至“CCC+”。同时,将绿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的评级从“B”下调至“B-”。所有评级都被列入负面影响信用观察名单。
标普认为,绿地控股集团的流动性在未来12个月内仍将面临压力。由于该公司将其现金资源用于偿还债务,其可用现金被大量消耗。尽管在过去12-16个月里该公司致力于去杠杆,但情况依然如此。绿地控股集团无限制现金/短期债务的比率从2020年的0.8倍下降至2021年的0.6倍,并进一步降至2022年3月底的0.5倍。因此,标普修改了对该公司流动性的评估,将其从稍有不足(LESSTHANADEQUATE)调整为疲软。
由于绿地控股集团融资渠道有限,该公司将需要严重依赖房地产销售、资产处置和在岸银行贷款再融资所产生的现金流,以满足其到期短期债务。标普预计绿地控股集团的销售额在未来12个月内将保持低迷。资产处置和境内再融资发生任何延迟都可能进一步影响其流动性。
在严峻的经营条件下,绿地控股集团从销售产生现金将有所下降。标普认为,鉴于中国市场情绪疲软和疫情防控情况下,情况不太可能立即复苏。2022年前四个月,绿地控股集团的合同销售额同比下降了57%。该公司的合同销售额可能会从2021年的2900亿元人民币下降到2022年的2100亿至2200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在今年剩下的八个月里,销售额将同比下降10%-15%。
标普认为,绿地控股集团的经营现金流(付息后)将在2022年达到400-45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6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35%。也就是说,标普预计2022年和2023年的土地收购支出也将保持在每年30-40亿元人民币的低水平,而2021年为412亿元人民币。
标普认为,支持绿地控股集团偿付即将到期离岸债券的可用现金有限。在今年3月和4月该公司偿还了总计6亿美元(折合40亿元人民币)的票据后,该公司在未来12个月仍有24亿美元(折合164亿元人民币)的离岸债务到期。截至2022年3月底,该部分金额占该公司短期债务的18%。
与此同时,绿地控股集团的大部分现金都处于子公司层面,可能被限制在监管账户中。
在疫情防控期间,资产处置可能面临执行风险。绿地控股集团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每年处置500亿元人民币的资产。然而,自2022年3月以来,疫情对其计划产生了不利影响。资产处置发生任何延迟都可能削弱绿地控股集团满足即将到期的债务的能力。
绿地控股集团的在岸银行关系将在运营挑战中受到考验。鉴于该公司的银行融资在债务资本结构中所占比例很高,银行关系出现任何削弱都会对流动性造成压力。虽然标普预计绿地控股集团将有机会接触到其大多数主要银行,但该公司最近的银行贷款余额下降表明这种风险加剧了。绿地控股集团的银行贷款余额在2021年减少了60元人民币,达到1710亿元人民币。2022年第一季度继续减少约100亿元人民币。
房地产行业疲软将对绿地控股集团的工程和建筑部门产生影响。标普认为,更多开发商面临流动性紧缩带来的交易对手风险将影响绿地控股集团的现金流。因此,标普预计工程和建筑部门继续产生的经营现金流将略微为负。该部门的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在截至2021年底增至87亿元人民币,此前一年为69亿元人民币。
标普认为,绿地香港的流动性在未来12个月将保持紧张。销售额下降可能会限制绿地香港利用经营现金流补充流动性的能力。2022年前四个月,该公司的合同销售额同比下降56%。标普认为,鉴于疫情和防控措施,购房者情绪仍然疲弱,销售仍将承压。
截至2021年底,绿地香港在去年下半年将债务减少约53亿元人民币,达到197亿元人民币。然而,其无限制现金也下降至74亿元人民币,尽管跌幅不大,而截至2021年6月底该数值为89亿元人民币。标普认为,继续用现金偿还债务将影响公司的流动性和增长前景。
绿地香港离岸到期债务规模有限和对国内银行融资的高敞口缓和了流动性风险。该公司2022年资本市场债务到期的风险敞口有限。其无限制现金余额足以覆盖其唯一的未偿一次性偿付离岸债券,即2022年6月到期的1.5亿美元(约10亿元人民币)、364天债券。截至2021年底,到期债务金额仅为绿地香港披露债务总额的5%。与此同时,截至2021年底,国内银行借款占该公司披露债务的84%。
虽然标普相信绿地香港在维持银行关系方面有着良好的记录,但任何执行风险或贷款人信心进一步下降都可能侵蚀公司的流动性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