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都是向前发展的,人们的生活也是朝着高水平化方向发展。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收入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生活中基本的温饱已经不成问题,在解决基本生活需求之外,人们也有一些闲置的钱可以存下来。
人们对于手上闲钱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把钱存进银行应该都是最主要的一个选择,但除此之外还有着其他的理财方式。
一些理财方式所得的收益可以短期内预见,但是有一些理财方式却需要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待,比如说把钱用于缴纳个人养老金,其所得的好处可能只有在退休之后才能够得到显现。
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之下,人们手里的钱不断贬值,但是手里面的钱不断增多肯定是一件有利无害的事情。那么从养老这个层面来看,每年往银行里面存1.2万元与每年缴纳1.2万的个人养老金,这两种理财方式,在20年之后哪个所得的收益会更高呢?
不可否认的是,银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受到勤俭节约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是说近两年来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人们的储蓄意识都在不断地提升,我国的储蓄总额也在不断的攀高。
根据央行发布的相关数据来看,在2021年,我国的居民住户存款就已经超过了100万亿,个人平均存款也达到了7.8万。而且银行与其他的理财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即使银行破产倒闭,在50万元之内的储蓄资金也能够得到全额的赔偿。
不仅如此,在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后,各家银行之间的储蓄利率也有所不同,通常来说,中小型银行的储蓄利率都会比国有银行高一些,而且根据不同的存款方式,所得的利率也是不一样的,把钱存进银行还是比较放心的一个选择。
虽然说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利率有了一定幅度的上涨,但是从总体趋势而言,不管是国有银行还是中小型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处于一定程度上的下滑,比如说今年发行的国债利率就与去年相比降低了很多。
一般来说,在同样的期限之下,国债所得的利率比定期存款的利率都要高一些,但是目前五年的国债利率只有3.52%,三年期国债存款利率也只有3.35%,与前些年相比,这样的国债利率与定期存款的利率都比不上。
也正是在银行存款不太好的趋势之下,人们把手里的资金支配的目光放得更加广阔。养老作为人生大事之一,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人们所面对的养老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基于这种原因,大家把闲置下来的钱放在养老金的缴纳上面也是情有可原。
那么如果一个人每年都缴纳1.2万的养老金,在退休之后每个月又能够领取多少钱呢?同样的金钱与把钱存进银行相比,养老金所得的收益会增加吗?
为了更加直观地看到两种理财方式的区别,这里用举例来说明。比如说小王和小李两个人今年都在40岁,在60岁之后就可以退休,其中的小王每年往银行里面存进1.2万元,而小李则每年缴纳1.2万的个人养老金。
就小王来说,以三年的定期存款利率3%来算,每年往银行存进1.2万元,一年所能拿到的利息大概是360元左右,在20年之后,所有的利息加起来就是7200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复利的因素,所以说,小王每年往银行存进1.2万元的资金,在3%的三年定期存款利率不变的基础上,小王在20年之后连本带息大约可以拿到32.24万元。
就小李来说,根据2016年-2021年这期间7%的职工社保个人账户养老利率来计算,小李每一年缴纳1.2万的个人养老金,在20年之后,个人养老金账户里面的全部资金加起来大概是49.19万元。
通过小王和小李两种不同理财方式的对比,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把同样的钱用于缴纳个人养老金,20年后所得的收益会多一些。
但是这都是建立在市场比较稳定的条件之下的,在现实生活中,把钱存进银行所得的利率每一年可能也会发生变化,把钱用于缴纳个人养老金,那么也有一定的投资风险。但从总体上来说,两者所面对的风险都比较小,从最后所得的收益来看,把钱用于缴纳个人养老金自然更加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