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反诈中心】天上掉下大馅饼,低息贷款送上门...后果你懂的
2023-06-05 09:59:46
诈骗分子就像是一头丧尸,丧失人性和理智,终日碌碌无为,一旦见到人便露出凶恶嘴脸,嗜血如命。人们唯恐避之不及,但通讯诈骗形式多、且日新月异,一步步下套突破人们心理防线,最终让许多人落入诈骗圈套。最近,通讯诈骗日渐猖獗、愈演愈烈,一些地区已经成为滋生此类犯罪、危害全国的“毒瘤”和“钉子”。,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追查源头,重拳打击各类通讯诈骗,加大整治力度,确保不扩散、不蔓延、不形成新的案件高发区和犯罪输出地。但击破此类案件关键还得从源头抓起,从市民自身提防、拒绝、远离做起。通讯网络诈骗多,防范重在头脑清。
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奖冒充便宜货。
一个电话很好接,遇到情况莫纠结。
遇到冒充公检法,熟悉常识可揭破。
家人患病遇车祸,先行联系明细节。
凡是要您掏腰包,三思后行咨询多。
多多留意好防范,骗子不会得好果。 下面,梧小安结合我市最近发生的诈骗案件,向大伙剖析一下其特点,希望亲们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免上当受骗。随着贷款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贷款机构开始涌现,贷款产品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希望可以申请低息贷款,各种以贷款理财为手段的骗术也借机大行其道。9月26日下午5点左右,有市民报警称,自己曾通过互联网在百度上找到一家可以提供低息借贷的公司,并拨打了借贷公司的电话(15676168790)了解情况。随后不久就接到一个自称是借贷公司员工的电话(15578686538),对方以“借贷签合同需先汇利息”为由要求其先汇款,于是受害人在文澜路邮政储蓄银行ATM机以现金存款的形式把7950元存到了对方指定账户,后来发现被诈骗,报警要求处理。- 需要借贷时,可优先考虑政策性借贷或直接选择银行贷款,即便要选择低息借贷的公司也要选择正规的借贷机构,切勿随便在网上选择借贷公司。
- 涉及金钱交易时,要当面进行交接,万万不可仅仅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确认。
- 陌生人通过电话、短信要求你转账或者汇款时候,一概不要相信,防止受骗。
冒充公检法进行通讯诈骗,是所有通讯诈骗犯罪中涉案金额最高的一种骗术。整个诈骗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诈骗分子在电话中的演技,他们会预设诈骗剧本,通过声色俱厉、声情并茂的对话表演,诱骗他人进入骗局。而全部过程一般还会分为多个步骤分步实施,且环环相扣,让人防不胜肪。第一步:骗取信任。骗子通过网络购买的受害者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号、住址等隐私来取得受害者初步信任,同时会通过改号软件将来电显示为警方办公电话,主动提出让受害人拨打114查询验证,进一步增强信任。第二步:震慑。骗子会通过声色俱厉的语气,通过强势震慑从而控制受害人。第三步:恐吓。骗子让受害者彻底相信自己卷入了一个重大案件,随时可能被逮捕。为了增强恐吓,让骗局更加逼真,骗子会通过虚假政法机关官网或网络传真让受害人收到一份通缉令。第四步:转账。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缓和语气,诱骗受害人入局。第五步:电话遥控转账。骗子声称资金调查,实则是要求受害人把将银行卡插入ATM机,然后把卡内的资金转到指定的账户。至此,整个诈骗过程完成,受害人卡上的存款将全部落入骗子手中。但这还不是骗局终结,很快,受害人还会继续接到威逼转账的电话,直至榨干受害人的财物。9月25日晚上11点左右,我市有一名女受害人到石鼓派出所报警称,自己接到了一名冒充公检法相关人员的电话,对方以自己涉嫌拐卖儿童案件为由,通过环环下套威逼,共被骗约9万元。- 公、检、法机关作为执法部门是绝对不会使用电话方式对所谓的涉嫌犯罪、“电话欠费”等问题进行处理。因此,绝对不要相信此类骗术,防止上当。
- 一旦涉及到资金方面的问题,要多于家人朋友商量,若自己把握不准时可拨打110进行咨询。
通讯诈骗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公害,广大群众深恶痛绝。公安机关将始终保持对通讯诈骗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坚决把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亲们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断提高防范意识。预告:梧小安将通过本公众号每周不定时推出通讯诈骗案情分析和预防措施,请亲们继续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