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17年中,新药融资估值额不断创出新高,即将到来的2018中,新药投资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又有哪些“坑”不要去踩呢?
过去的几年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未支付处方,是被医保拒付的,最主要的被拒付的原因还是因为患者本应优先使用更便宜仿制药,但却使用了较为昂贵的品牌药,这个现象与逐年提高的仿制药使用率和日益降低的品牌药支出相吻合。
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上世纪50年代,在医保费用飞涨的大背景下,FDA不得不在1979年开展医疗经济学研究,对于那些疗效一般但是高价的药物开始了严控,英国的NICE更是以此为依据拒付多款创新药。
所以,在将来的新药开发活动中,如果你不是一个真正的“根治性”或者与以往的药物效果区别很大的药,只是在靶点、并发症方面有一点点小小的改动和创新,虽然看上去你是“全新”的药物,然而销路却有可能很窄。
这也提示了投资者,不要被所谓的“创新药”迷惑,而应该关注真正革命性的创新。
从IMS每年对于全球药品销售领域排名前十的分析来看,抗肿瘤药物持续成为销量的龙头老大,而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类药物则出现了年年下滑的情况,除了一些重磅药面临专利悬崖的原因,还有什么原因呢?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领域里面的有效药物已经层出不穷,如果你的疗效不够显著,那么正如上文所说,医保部门会对你say no,所以空有一个哦兔子数亿元、研发了数十年创新药的批件,却迟迟没有销量。
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心血管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这些常见病的人群背景非常复杂,而且患者的其他基础疾病也多交织其中,这就对临床试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进一步加重了研发成本,再“人傻钱多”的资本也感到力不从心。
除此之外,这些慢性病的药物对安全性要求更高,比如对肾脏的损害和对心脏的损害,这就更加拉高了研发成本,所以除非你是一款惊世骇俗的神药,在便携性、安全性、疗效都有超人表现,否则患者和医保方都会选择现有药物而把你拒之门外。
所以这也再次提醒投资者对于常见病领域的药物开发要非常审慎,稍不留神就会落入“伪创新药”的陷阱。
在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焦虑、精神分裂、帕金斯等相对“高精尖”疾病领域,一直没有新药出现,虽然偶有一些相关药物的研发进展见诸报端,但是最后却都悄无声息收尾。
主要的原因就这些疾病的病因实在太过复杂,限制了药学家的想象力,长达十年甚至更久的研发过程,如果最终只搞出了轻微改善疗效或者只减少了一点副作用的药物,这样就又落入上文中讲的“医保控费”的坑。
所以很多制药届的大佬已经开始远离这些“出力不讨好”的领域,转而投入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等专科领域。
这也提示我们,做新药研发,要避免跳入病因未明的“复杂疾病”的坑,没有明确临治疗终点的药物,很可能大笔研发资金砸下去,出力不讨好。投资人更是不要被一些看似高深的BP所忽悠,毕竟,病因学的研究需要领先于药理学的进展。
可不要小看孤儿药,之前大家固定印象里只有“大品种”才能做大市场,但现在显然局势有所变化,2016年在美国开始销售的新分子实体中,有17个是孤儿药,这比去年多出了一倍甚至更多,而过去5年中美国FDA一共批准了60个孤儿药,这个数字几乎是五年前的一倍。
为什么孤儿药能够得到青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罕见病领域的“无药可治”,让政府为此开通的审批绿色通道,导致药品能够快速上市销售。同时医保部门也愿意为此支付高价,别看这种病的患者群小,但治疗费用都不低,只要几千个病人,一年销量就能飙至10亿美金,而且还能形成独家垄断的态势。
其次的原因就是罕见病患者多有单一基因变异,因此病因学清晰,药物学家也更容易研制出疗效显著的品种,孤儿药通常针对基因变异单一的患者群,更容易观察到明显的疗效。
由于孤儿药良好的“钱景”,可以预见,未来大量资本会涌向罕见病药物的开发,所以投资者千万不要再小觑这个领域了。